讓美國招生官怒發(fā)沖冠“脆拒”的原因,寄臭鞋、父母瘋狂打call...
日期:2022-11-02 12:07:15 閱讀量:0 作者:b老師讓美國招生官發(fā)出拒信的原因,無外乎準備材料不充分,信息不實,要不就是和學校秉性不符。但有些拒信我們看到了真的拍手稱快,真的是林子大了,什么傻孩子都有啊,在美國新聞網站buzzfeed上,數(shù)十位美國大學招生官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分享了幾個讓人啼笑皆非的申請“社死”現(xiàn)場。以下失敗案例與君共勉,一定要吸取前車之鑒啊!
美國大學“脆拒”原因一:“不要再往招生辦寄奇怪的東西了!”
我們知道,很多大學都會在官網提供招生辦公室和招生代表的聯(lián)系方式,目的是為了能夠直接解決學生和家長在申請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
截圖自康奈爾大學官網
但因此也引來了很多申請者的“惡作劇”。有些學生卻利用起這份便利,搞起了花樣!
某校招生官爆料,曾有一位學生將一只破舊且略有味道的鞋子寄往了目標大學,并附上一張紙條,寫著“這樣我就已經一只腳踏入貴校了。”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不要以為這只是個案。按照另一位招生官的說法,不少申請人都會將不需要的材料寄給學校,以期在申請中脫穎而出。
比如模擬聯(lián)合國的45分鐘會議視頻、跳傘證書等等……
對此,招生官表示:這種不成熟的吸睛方式,不僅對申請沒有絲毫幫助,反而可能會加快你收到拒信的速度!
所以,千萬不要動“歪腦筋”,強出風頭,弄丟可能到手的Offer!
美國大學“脆拒”原因二:“對不起,你爸爸總給我們打電話,所以你被拒了”
招生辦的電話有時也會被一群愛子心切的父母們“打爆”。
一位學生的父親頻繁地致電某大學招生辦,電話中,這位愛子心切的爸爸不斷地談論自己孩子如何優(yōu)秀。
然而招生官卻遺憾的表示:“這名學生本來已經被我們列入Waitlist,但是沒有任何一位工作人員希望再接到他爸爸的電話,所以我們最終給這名學生發(fā)了拒信?!?/p>
結局雖然唏噓,但針對這件事招生官們也有他們的看法——
“對于大學申請來說,直升機式父母(Helicopter parents)真的很糟糕。父母致電學校對孩子的申請并不會起到絲毫幫助。學生如果不為自己的申請付諸足夠的努力,任何外力的幫助都是徒勞?!?/p>
面對申請壓力,家長焦慮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相比過分擔憂,理性地看待結果,擺正心態(tài)才是最重要的。
美國大學“脆拒”原因三:不以“作弊”為恥,反以為榮?
一位學生在申請文書中公開承認,他整個高中階段都是一個習慣性作弊者,同時,這幫助他變得更加“足智多謀”,學會了“跳出條框”看待問題。
不以“作弊”為恥,反以為榮,招生官也很好奇,這種荒謬的文書是怎樣被寫出來的?
對此招生官表示:“呵呵噠,從未見過這么快就被拒絕的申請!”
“作弊”是美國大學最痛恨的現(xiàn)象,申請中不行,高中期間也不行!
美國大學“脆拒”原因四:“申請的學校都搞不清,憑什么錄你?”
細節(jié)決定成敗,這句話同樣適用于大學申請。
威廉瑪麗學院的招生官曾收到過一篇文書,用詞優(yōu)美而且飽含真實情感,甚至連拼寫和語法錯誤都沒有,總之,無懈可擊。
就在招生官準備給這位優(yōu)秀的學生發(fā)Offer時,看到文章結尾赫然醒目地寫道“這就是我想去弗吉尼亞大學的原因。”
所以再次提醒大家,文書一定要提前收集素材、梳理思路、盡早出稿,這樣才能為自己預留出足夠時間查漏補缺,收到拒信再懊悔,可就于事無補了!
盡管這些被拒原因,大都是申請中極為少見的“烏龍事件”,但很多問題也是每年申請季,真真切切發(fā)生我們身邊的“血淚教訓”!
希望大家吸取經驗的同時,給自己敲響警鐘,警惕和杜絕此類事件的發(fā)生。衷心希望每一位心懷理想的同學都能在申請中不留遺憾地給自己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